det365 房山区政法委   房山区综治办  房山区流管办   主办
我要投稿 | 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注册 登录

3名民警深夜冒雨往返4次成功救回被困驴友获赞誉

发表时间:[2014-08-12] 来源: 房山公安分局 作者:郭蕾

3名民警深夜冒雨往返4次成功救回被困驴友获赞誉

41名游客(驴友)深夜迷路被困河谷,电闪雷鸣,又下着大雨,其中4名游客体力不支,掉队不能行进。危急之时,房山公安分局紧急派出公安民警、消防战士和政府相关人员组成的救援力量,赶赴现场开展救援。经过最先出现场的大安山派出所民警连夜冒着大雨查找3个多小时查找,连续4次往返,终于将41名被困游客安全救下山。游客安全乘大客车离开,而民警的衣服早被雨水和汗水浸透,鞋子也泥泞不堪,紧张的神经终于放下来了。整个救援过程,时间虽然不长,但对参与救援的民警来说,还是心惊动魄的。“雨夜救援,就怕发生次生事故,游客安全了,我们心也就踏实了。”大安山派出所政委荆建军说。

生死时速 紧急调警开展救援

2014年8月9日19时18分,房山分局接市局110转警,贺先生(驴友之一)报警称:41名来自湖南、北京等地游客在大安山乡西苑村爬圣莲山时迷路被困,请求救援。接报后,市局、分局高度重视,分局长鹿进宝、副分局长艾长庚立即组织警力开展救援。由于案发地圣莲山跨史家营和大安山两个乡镇,分局紧急将警情布给大安山、史家营派出所,分局治安支队、消防支队、办公室等相关单位。

接到报警后,由于当时山区开始下雷阵雨,电闪雷鸣,怕被困人员有生命危险,大安山派出所政委荆建军带领陈晓利、贺云俊两名民警和一名协警人员根据报警位置先期第一时间出发,寻找被困人员。被困现场位于大安山乡西苑村四队山坡下,路窄,湿滑,无手机信号,晚间能见度极差,如果行驶不当极易引发次生危险。由于山路陡峭且遇雷雨,路面能见度不足3米,荆建军政委根据山区开车经验,缓慢前行,寻找报警人员。终于,行驶大约半个小时后,找到了在农户家暂时避雨等待救援的37名游客,在确认大部队安全的情况下,政委荆建军又驱车寻找4名掉队游客。

往返“摆渡” 将41人安全救至派出所

在继续沿山路行驶一段后,荆建军政委找到了掉队的另外4名驴友,将其安排上警车,沿山路安全行驶回派出所。随后,派出所用两辆警车和一辆社会车辆到该农户家中,将先期避雨的37人4次往返,至23时30分,所有人员全部安全带回派出所会议室,进行简单的补水、休息和取暖。经初步检查,除2人手部划伤外,其他人均未受伤。

“在漆黑大山里,见到了警车,就看到了救星。”“真是谢谢你们,如果你们不来,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在警车上,被救的驴友又累又冷,他们说绝望之余是警察找到了他们,给了他们安全的心理安慰。

与此同时,分局指挥中心与其他救援力量联系,人已安全到派出所,相关力量可协助工作。

网上报名穿越圣莲山 途中体力不支折返被困

通过与领队陈先生沟通了解到,这是一个由网络报名组织,主题为“穿越圣莲山”的活动。8月9日8时许,41名在“绿野户外网”报名参加“大伟户外活动中心”的驴友,在朝阳区惠新东街地铁出口处集结,乘大巴车赶往房山区大安山乡,徒步由大安山乡寺尚村向史家营乡前进,穿越圣莲山的户外活动。由于对山形不熟悉,下午14时许,在经过一个河谷时迷路,驴友试图向多个方向寻找出路无果,遂原路返回。在晚上遇雷雨交加,行进困难,已有体弱驴友出现虚脱症状,遂报警求助。21时30分左右,其中37名驴友寻山顶光亮先到一农户家避雨,另4名驴友因体力较差在路中被民警成功救助。

而大客车则按照原定计划到对面的史家营乡红煤厂路口等待驴友。由于雨天山路,大客车司机拒绝上山接人。经派出所与领队在与大客车司机协商后,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大客车才到大安山派出所将全部游客接走。

伏天雨季 老人孩子“穿越”当小心 

当所有的人被安全救到派出所时,现场特别混乱。大家安全后,各种心态和表情,其中有的老人甚至落泪。据了解,这个穿越团队包括领队陈先生共42人。41名成员中成年人29人,(男性6人,女性23人),小孩12人(男7人,女5人)。 团队以女性和小孩为主,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时,特别难组织,且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。

“没想那么多,知道圣莲山风景很好,就报名参加了,其他的情况没想那么多。”报警的贺先生说。他来自湖南,这个团队有很多湖南游客,还有部分北京本地人。都是通过网络报名,交纳一定的费用后参加活动的。

“我打电话就是要感谢大安山派出所的领导和民警,是他们冒雨救援帮助了我们。”8月10日,一位被困的女游客特意打电话到分局110指挥中心表扬救援民警。

“这样散客组成的团队专业性不强,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,也容易引发危险。尤其是在伏天雨季,很容易脱水和遇上雷晨雨等极端天气,所以建议伏天出行还是要谨慎。特别是有老人和儿童的以家庭成员为主报名的团队,更应该避免去特别危险的地方。”直接救援的大山派出所政委荆建军提示说。

[责任编辑:]

[责任编辑:郭蕾]